未來農村誰種地?
記者日前在甘肅省農村采訪時發現,如今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越來越少,許多村子因農民外出打工,大門上都是“鐵將軍”把門。田間地頭,40歲以下的勞動力很少見,50多歲的勞動力占大部分,甚至有80多歲的老人還在種地。“80后”、“90后”等30歲以下的青壯年勞動力在農村極為少見。
這對甘肅省農業發展提出了一個現實而又嚴峻的問題,未來農村將由誰來種地?
首先,分析一下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減少的原因。眾所周知,農業是弱質產業,面臨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,農民一年四季辛辛苦苦種地,收入較少。就甘肅省干旱地區種糧農民來說,1畝小麥平均單產三四百斤,收入400多元,除去種子、化肥、農藥等成本,只賺200元,除去勞動力成本,幾乎抵消了收入。而農民到城里打零工,4天就可以掙400元。同時,大部分農民從事農業生產還是“二牛抬杠”的傳統耕作方式,面朝黃土背朝天,十分辛苦。因此,許多農家讓孩子讀書考大學,千方百計走出農村,不再干農活。
“80后”、“90后”等新生代農民,大都不會種地,他們更喜歡到城里去打工。除了城市里豐富的物質吸引著他們,他們更喜歡城市里多種公共文化資源帶來的精神享受,即便在農村與城市掙同樣多的錢,他們寧可選擇城市。
甘肅省是農業大省,正處于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階段,基于人多地少、農業資源稟賦欠缺、機械化程度不高等因素,從農產品種植、收割,到深加工、銷售等環節,仍然需要大量勞動力來支撐。未來誰能留在農村種好地?僅僅依靠現在大量留在土地上的50歲以上的農民,是無法實現現代農業的轉型與發展,雖然他們對土地懷有深厚感情,但這部分勞動力多數文化素質不高,受傳統觀念影響,接受新事物較慢,對運用新技術缺乏熱情,致使新技術推廣難度加大。
因此,未來發展現代農業,必須要靠專門的職業農民去種地。什么叫職業農民?顧名思義,就是指把務農作為一種職業的農民,就像教師以教書為職業一樣。與職業農民相對的則是傳統農民。根據美國人類學家沃爾夫的經典定義,傳統農民主要追求維持生計,他們是身份有別于市民的群體;而職業農民則充分地進入市場,將農業作為產業,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選擇使報酬極大化。
發展現代農業還要求對從事務農的農民有一個分工,開發和利用好農村的人力資源,培養適應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新型農民。讓新型職業農民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這個平臺,組建成“龍頭企業+合作組織+新型農民”利益關系密切的產業共同體,通過集約化、規模化、機械化耕種,去引領現代農業。
2012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,“培養一代新型農民,鼓勵有文化和有農業技能的青壯年農民留在農村,事關農業長遠發展,要作為一項基礎性重大工程來抓。”加大培養新型農民,是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大舉措。可喜的是,甘肅省也制定了“十二五”農民培訓綱要,將著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,提升他們帶頭致富和帶領農民群眾建設新農村的能力;大力培養農村生產型人才,使他們成為當地產業發展急需的種植、養殖、加工能手;培養農村技能型服務人才等,普遍提升農業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。
今天,我們在全省冬季農民教育培訓工程中看到,涌現出袁興業、殷俊林、吳正綱等一批有文化、懂技術、會經營的農民,他們就是未來農村職業農民的代表,為發展現代農業進行了有益嘗試。培養新型職業農民,解決的不僅是明天的耕地誰來種的問題,更重要的是解決怎樣把地種好的問題。